一、教学对象
本大纲的教学对象是高等学校非日语专业的本科生。入学时, 他们应已掌握基本语音、语法知识,领会式掌握单词约1800个(其中复用式掌握约1200个),并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受过初步的训练。对高于或低于上述水平的学生,可参照本大纲“教学安排”中有关部分执行。
二、教学目的
大学日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译和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日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
大学日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专业阅读阶段。教学要求分别为:
(一)基础阶段
基础阶段的教学分为六级,称为大学日语一级至六级。根据学生入学水平的不同,基础阶段的教学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种。达到四级为基本要求,达到六级为较高要求。
1.基本要求
(1)语音
朗读时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2)词汇
领会式掌握单词约5000个(其中复用式掌握约3000个),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3)语法
掌握基本语法知识,理解常见语法现象,并具有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4)阅读能力
掌握基本阅读技能,能顺利阅读并正确理解一般题材、中等语言难度的文章,速度达到每分钟60~100字(指汉字与假名自然混合的一般日语文章印刷字数,以下各项同)。在阅读难度较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2%的材料时,速度达到每分钟120~140字,阅读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
(5)听的能力
能听懂日语讲课,对题材熟悉、浅于课文、基本上无生词、语速每分钟为180~200字的听力材料,一遍可以听懂,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
(6)写的能力
能按规定的题目和提示,在半小时内写出200~250字的短文,内容连贯,文体统一,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词错误(含使用、表记等方面)较少,表意基本清楚。
(7)说的能力
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能就教材内容进行问答和复述。
(8)翻译能力
能借助工具书将与课文难度相仿的文章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700~800日文印刷字数。
2.较高要求
(1)语音
语音、语调正确,说话比较自然。
(2)词汇
领会式掌握单词约6800~7000个(其中复用式掌握约3800个),并掌握一定的常用固定词组。
(3)阅读能力
掌握较高的阅读技能,能顺利阅读并理解一般题材、语言难度较高的文章,速度达到每分钟120字。在阅读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4%的材料时,速度达到每分钟160字,阅读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
(4)听的能力
对题材熟悉、句子不太复杂、基本上无生词、语速每分钟为250字的语言材料,一遍可以听懂,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70%。
(5)写的能力
能在半小时内写出300~350字的短文,包括文章摘要、书信等。内容连贯,层次分明,段落适当,文理通顺。
(6)说的能力
经过准备,能就课文内容或某一问题进行简短的发言,基本上能表达思想。
(7)翻译能力
能借助工具书将与课文难度相仿的文章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 1000~1100日文印刷字数。
(二)专业阅读阶段
能顺利阅读并能正确理解有关专业的书籍和文章。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00字,阅读理解的准确率不低于55万日印刷字数。通过阅读,掌握一定数量的有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词汇和专业词汇。
四、教学安排
(一)基础阶段
根据不同专业的不同要求,基础阶段的教学时数,应不少于240或280学时,一般应安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每学期为一级,每级为60~70学时,以每周4学时为宜。课内外时数的比例不低于1:2。
一般学生可从一级开始学习,两年后学完四级,达到基本要求。条件许可的院校,可在学生入学时举行分级编班的考核,根据程度将学生编入相应等级学习。例如,从二级或三级开始学习,两年学完五级或六级。对于从二级或三级开始的学生,五级或五、六级亦为基础阶段必修课程,而不应以达到四级为满足。
每学期或每学年可根据学生成绩分级编班适当调整,成绩优秀、学有余者经高一级考试合格后,可以跳级。
(基础阶段各级的具体要求和安排见表一)
表一基础阶段各级具体要求
(二)专业阅读阶段
专业阅读为必须课,安排在基础阶段结束后的第五至第七学期进行,每周2学时,共计100~120学时。
专业阅读阶段的任务是:指导学生以日语为工具阅读有关专业书刊,获取专业信息,并提高学生的日语交际能力。
专业阅读课原则上由专业教师担任教学,外语(日语)教研室可视具体情况予以协助或配合。
专业阅读也可采用下列方式进行;
(1)专业课采用日文版教材;
(2)专业课指定日文版参考书。
(三)选修课程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若干日语选修课。但是,选修课不应开设专业阅读。可考虑开设的选修课有:
鼓励学生选修英语作第二外语,选修英语的条件,原则上规定为至少通过四级者。
(四)预备级
预备级的日语教学分为三级,称为预备一至三级,每级不少于70学时。
预备一级是从发音开始学习的零起点级;预备二级以掌握基本语音及入门语法知识,领会式掌握单词约480个(其中复用式掌握约350个)为起点;预备三级以掌握基本语音及基础语法知识,领会式掌握单词约1100个(其中复用式掌握约750个)为起点。
未学过日语的学生或低于本大纲“教学对象”中规定的入学水平的学生,可根据具体情况,从预备一级或预备二级、预备三级开始学习。
重点院校从预备级开始学习日语的学生,无论从哪一级开始,均应要求学完大学日语四级。非重点院校,从预备二级或预备三级开始学习的学生,原则上最低要求其学完大学日语三级;从预备一级开始学习的学生,亦可不要求其学完大学日语三级,但不得低于大学日语二级。
(预备级的具体要求和安排见表二)
五、大学日语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重视语言共核教学,努力打好语言基础
各类学科所用的日语,尽管在词汇、语法、功能意念等方面各有特点,然而,基本词汇、基本语法、基本功能意念,无疑都是共同的,这就是所谓的语言共核。大学日语基础阶段必须以日语的语言共核作为教学重点,努力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只有扎扎实实地打好语言基础,才能提高学生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发展其口头、笔头的语言交际能力。
社会在前进,科学在进步,边缘学科日见发展,无论哪个学科的专业人员都必须扩大知识面,注意全方位地汲取专业信息。因此日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应以语言共核为中心,不宜片面强调结合专业。为了突出语言共核的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教材应该充分反映语言共核,并注意题材、体裁的多样性。
(二)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交际工具,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日语进行笔头、口头交际的能力。所以,教学中既要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其它语言交际活动。教学活动不但要有利于语言能力的训练,更要有利于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要重视句子水平上的语言训练,还要逐步发展语篇水平上的交际能力。
(三)正确处理阅读与听、写、说的关系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是大学日语教学的主要目标。由于日语中使用着相当多的汉字,对我国学生来说,阅读技能的培养,较之听、写、说,明显地容易见效。教学中要防止阅读技能的发展与其它技能脱节。随着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发展学生的听、写、说的能力,已成为大学日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因之对听、写、说技能的训练,亟须加强。现在,视听教学条件已有很大改善,视听资料也已逐渐普及,这为开展听、写、说的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同时,从语言教学规律来看,阅读能力与听、写、说的训练,必须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当然,听、写、说的训练比阅读能力的培养更费时间,在大学日语教学的有限学时内,不应要求过高,不应脱离实际。
(四)兼顾准确与流利两个方面,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熟练程度
在培养读、听、写、说的技能时,既要注意准确,又要重视流利。作为交际能力来说,准确与流利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准确,流利便失去基础,实现不了交际任务;没有流利,便难以有效地进行交际,准确也就丧失了交际的意义。教学中必须兼顾二者。当前,非日语专业大学日语教学中,尤其要重视流利程度的提高,以使学生尽早获得交际能力,并在交际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
(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方法
各种教学方法都是一定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产物。大学日语教学应立足于我国实际,博采众长,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阶段和不同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注意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内外各种语言交际活动。
(六)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多接触日语,对于增强学生语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各项语言技能,都是很有好处的。因此,大学日语教学中,要提倡用日语组织教学。当然,必要的汉语讲解,适量的日汉对比也是不能排斥的,但这样做的目的只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日语,因此不宜过多。
在认真抓好课内教学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积极创造条件开辟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日语课外活动。
(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录音、录像、电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提高日语教学质量,作用显着,应大力推广,充分利用,并应进一步开展电教设备用于日语教学的研究和试验。
计算机辅助日语教学的课题,也应提到日程上来,有条件的院校,应积极进行有关研究和试验。
六、测试
(一)语言测试应着重考核学生的语言基础,要做到科学、客观、统一和标准化。
(二)基础阶段各级教学结束时均应安排考试。其中四、六两级结束时,应组织学生参加根据本大纲的要求举行的地区性或全国性的统一测试。记分册上登记学生成绩时,要同时注明该生所达到的日语等级。
(三)专业阅读阶段结束时,各校有关系科应安排专业阅读能力的考试,并记分入册。
(四)选修课也应进行考核并记分入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