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朝阳招生考试之窗

请关注"辽宁省教育招生考试"

首页 普通高考 考生须知 正文

影响高考成绩的因素分析

时间:2003-05-07 01:41:00   作者: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

  1、高考究竟考的是什么?
  每名考生都希望高考时能够发挥出白己的实力,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而为了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就需要了解影响考试成绩都有哪些因素,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那些不利于实力发挥的消极因素,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那些不利于实力发挥的消极因素,“扶植”那些有利于实力发挥的积极因素。为此,又需要先了解高考考的是什么,高考分数的含义是什么。
  “高考考的是什么”有两重含义,一是说考试部门想要考什么,一是说它实际考到了什么。
  高考所要考核的是有关学科的知识水平和相关能力的高低,为高校选拔知识基础更扎实、更富学习潜力的新生提供依据。需要说明,这里说的相关能力,既不是通常说的“智力”(智力较多地依赖于遗传和先天因素,以其作为选拔的依据是不公正的),也不是从事专门工作所需要的特殊能力(尚未从事专门工作的考生,其特殊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只能说具有某些能力倾向),而是对于相关学科的学习能力和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我们把这种学习和运用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叫做学科能力。之所以要考核有关学科的知识水平和学科能力,是基于这样的假定(长时间的高考实践证明这一假定基本上是正确的):相关学科知识水平的高低能够反映考生学习大学课程所必需的知识基础的扎实程度,学科能力的高低能够反映考生学习大学课程的潜力大小。
    那么高考实际考的是什么呢?
    首光,它确实考核了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但远没有物理测量(考试也是一种测量)那么准确,第一,中学生所学习的每一个学科都包含有大量的知识内容,只有把这些内容都考核了,才能准确地了解考生相关学科的知识水平,但每次考试只能考核很少一部分知识内容,它们难能对学科知识总体具有足够充分的代表性;第二,学科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品质结构,包括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等多个层次,而不同层次的能力又需要设计不同情境的问题才能考核到,并且越是高层次的心理能力考核越困难,因而对于能力品质的考核比知识的考核更加难以把握。
  其次,它还考核了对于人才成长有意义的其他心理品质。勤奋、细心、毅力、情绪控制和心理稳定性对于未来的学习和成就事业具有重要意义,高考虽然不是为考核这些心理品质而设置的,但考试结果却与这些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就是说,高考事实上也考到了这些心理品质。
  再次,它也“考”到了一些对于未来发展并无实质意义的无关因素。譬如“运气”,对于“四选一”的选择题所考核的内容一无所知的考生,凭猜测平均可得四分之一的分数,“运气”好的能够猜得更多的分数(这里说的是单凭猜测,不包括一定程度理解为基础的合理推断);譬如考场条件,已经初步标准化的高考,各考点和考场条件可控制的部分是相同的,但气温、湿度、空气清新及流通程度等暂时无法控制的因素,不同地区的考场还有一些差异,并对考生答卷及其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譬如由于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考生身心状态的变化,对于高校选拔学生并无实质意义,却对考试进程及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等等。
  上述情况一方面要求考试部门认真研究影响考试进程及结果的各种因素;并有效地控制无关因素的卜扰,较准确地考出所要考核的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广大考生仔细了解高考想要“考”的是什么和实际“考”的是什么,并据
以调整自己的应考策略和身心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和水平。

  2.考试分数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其中有多少是由考生“实力”之外的因素决定的?
  任何一种考试的卷面原始分数的直接意义,都是考生对于试题解答正确的部分占全部试题的比例,而卷面原始分数则是这一比例与试卷总分之积。
  不同性质的考试其考试分数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对于校内成绩考试来说,考试分数是实现教学目标程度的反映,如上述比例为90%以上,就表明这个学生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算作“优等”。对于高考这样的选拔考试来说,它所考核的不是中学阶段教学目标实现情况,而是考生在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上的差别,它的考试分数的含义是每名考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水平在全体考生中的位次;不过,高考分数的这一含义单独就一个考生的原始分数还看不出来,只有把所有考生分数进行比较或转换为某一种标准分数才能观察出来。
  我们说过,除了所要考的知识和能力外,高考实际上还“考”了其他一些因素。就是说考试分数并不是完全由考生的知识和能力决定的,还与考试中的其他因素相关联。所以说,高考分数的真实含义是考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在全体考生中的大略位次,或者说是这种位次的近似反映。
  问题在于“大略”或“近似”到什么程度,或者说考试分数中有多大比例是由所要考核的知识和能力之外的其他因素决定的。如果这个比例非常小,对于高考录取无关紧要,那么考生就可以不去理会它;如果是“非同不可”,我们就应该重视它,讲究一点应考策略和技巧。
  假设有多分考核能力和考核效果完全相同的试卷,用它们多次考同一批考生,如果没有其他因素起作用,而考生在几次考试期间其水平又没有变化,那么每名考生的位次和分数应该是稳定的、一致的。当然,实际上不可能完全一致,这不一致、不稳定就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考试理论可以估计出这种不一致、不稳定的程度。根据这些年高考试卷分析的结果,我们假定某一科考试的稳定性指标(在测量学中叫“信度” )是0.96(这是相当高的指标),考生成绩分散程度的指标(在统计学中叫标准差)是 25,那么,可以有 95%以上的把握说,考生的实际考分将在他的真实分数上下各差 10分之间。如果他的真实分数(可以理解为多次考试的平均分)是120分,那么一次考试的分数在110---130分的可能性就在95%以上。对于分数在平均分左右的考生,这个由无关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分数区间可能要稍小一些,但那一分段的考生比较集中,差几分可能要差好几个位次;对于考分处于两端的考生,这个区间可能还要稍大一些,但那里考生比较分散,差几分对于录取的意义并不大。
  我们可以对上面这段话作这样的理解:在当前高考的条件下,由考生“实力”以外因素所引起的实际分数对于真实分数(可以理解为完全是考生“实力”所决定的分数)的偏离在上下 10分之间(注意:不是 10分,而是 10分之间,即 - 10 ≤且≤10);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这种估计的把握在95%以上。这里说的是一科考试分数,对于五科考试的总分,偏离的范围肯定比这大一些(但要比上下50分少许多)。与所要考的学科知识和能力无关的偶然因素对于考分的影响的确“非同小可”。
  那么,以考试作为取舍的依据是不是不够科学、不够准确?是的。但是,对于知识和能力的测评,现在还没有哪种方法比考试更科学、更准确。

  3.除了考生的“实力”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高考的分数?
  除了所要考核的考生“实力”外,还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高考的成绩。
  第一个方面是考试方法。前面说过,考试是从一个学科众多的知识内容中抽取一小部分编成问题考问学生(我们把这叫做“抽样测量法” ),总存在着考问的知识对于知识总体代表不足所带来的考试误差。我们还说过,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品质,无法直接观测,只能用解答不同情境问题的办法来间接推断考生的能力(我们把这叫做“间接测量法” )。但是,考生答题的结果与潜在的能力之间并没有简单明了的函数关系.可由前者准确无误地推知后者;两者之间只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关系,由前者推断后者总存在着两者不完全相关(两者不完全成正比例)所带来的考试误差。此外,不同的试题类型(如选择题、论述题等)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由其用处所带来的测量不准确也属于考试方法方面的问题。对于这方面的问题只能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地加以改进。
  第二个方面是命题和评卷老师方面的因素。对于这个方面我们不细做分析.只想指出,考试部门已经采取了包括争先按照现代测量学所提供的方法制定出科学的试卷蓝图、先编题再审题。对审查通过的题目进行试测估计其质量指标、筛选并修改试题、按蓝图组成试卷、经评价修改后再用于正式考试以及制定详尽的评分标准和执行细则、先试评再分题评卷、每人只评一题且有另一人复查、抽查和总复查、考试部门验收等方法,比较严格地控制了命题和评卷误差,使得高考成为我国标准化(其目的就在于控制误差)程度最高、误差因素控制最严的一种考试。
  第三个方面是考试条件和考试过程。我国高考推行标准化以来,对于各考场的条件和考试过程已经进行了统一的规范,各地的监考同一时间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同类事项做同样的处理;随机编排考号,考桌拉开相同的距离,只允许考生携带答卷必不可少的相同的物品;等等。就是说,对于能够控制的因素已经做了严格的控制。尽管如此,也还会有一些无法排除的偶然因素使得不同考生的答卷条件和考试过程不尽相同,如前面说过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个别靠近马路或闹市的考场所受到的噪音干扰,处理个别违纪考生对他人可能带来的干扰,也是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应该说,在当前的高考条件下,这是四大因素中影响最小的因素。
  第四个方面是考生本身。包括:当时的身体情况;应考的心理状态;遵守规则的状况;答题技巧。其中心理状态关系尤大。
  对于考生来说,前三个方面的因素无法选择和控制(却关系到备考策略和答卷技术的选择),第四个方面则完全取决于考生自己,理应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重点。顺带说一句,考试方法方面的问题,命题和评卷方面的有些问题(如试题对全部考生都偏难或偏易,给分普遍偏严或偏宽),用上面说的多次考试的方法来估算对考试分数的影响,并不能反映出来;我们推算出的无关因素对考试分数的影响大小,较大部分是由考生本身因素引起的。
  要想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吗?那么就请注意考试规则,调整好应考的身心状态,讲究备考的策略和应考的技巧。

  (于信凤 系全国教育考试研究委员会委员、辽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