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连 大
学
大连大学是一所拥有理、工、医、文、史、法、管理、教育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学校坐落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侧的大黑山脚下,占地1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学校现设有20个院,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8个本科专业(含49个本科专业方向)。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5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72人;正高级职称137人,副高级职称549人。在校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110人(其中与重点院校及科研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65人),本科生11600余人,另有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外国留学生80余人,成人教育学院学生5000余人。现有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
有机化学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有“先进设计技术中心”、“东北史研究中心”、“环境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校级重点学科基地、23个科研所及80余个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五年来,学校承担的各类研究基金项目和科技计划项目15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及“86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45项(2001—2003连续三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标数在全省60多所高校中排名第四);有132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省部级和市级科技进步等奖项;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100余篇学术论文被EI、SCI、ISTP及新华文摘收录,出版专着和教材200余部;承担国家教育部“工科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
践”等国家、省级教改课题31项,获省教学成果奖14项,省级优秀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2门,有4部教材入选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学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学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校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有机化学、环境工程、企业管理、专门史等五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是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群的带头学科,设有智能CAD与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动画研究、模糊信息处理与人工智能、磨损数值仿真技术、分子生物计算机、信号与信息处理等6个研究方向。有机化学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设学科,设有光催化有机合成、生物有机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天然有机活性物质研究等3个研究方向。环境工程学科是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的带头学科,设有水处理与机械分离理论与技术研究、声源识别与噪声优化控制技术研究、土壤圈物质循环与区域环境研究等3个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学科是我校管理学科群的带头学科,设有企业战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3个研究方向。专门史学科是我校人文教育学科群的带头学科,设有中国古代文化史、东北亚经济史、中国妇女史、中国东北文化史、日本文化史等5个研究方向。
展望未来,大连大学坚持以党的十六大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为指导,把提高理论思维、改善文化模式、塑造大学精神作为立校之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梳理构建学科方向和学科群,加强科学研究,形成特色和优势,抓住辽宁、大连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全面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最终建成综合优势明显、学科特色鲜明、管理机制科学、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的综合性大学。
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大连大学研究生!
考 生 须 知
1.招生规模(包括计划内非定向和定向研究生,计划外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录取时将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指标及考试情况进行调整。
2.我校研究生招收对象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往届本科毕业生;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两年或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同等学力人员仅限报考所学专业,不得跨学科报考)。考生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工作时间及年龄以2005年9月入学计算。
3.我校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3年。脱产攻读。
4.报名日期:由国家教育部公布(约在2004年11月)。
5.初试:考试时间由国家教育部公布(约在2005年1月)。
考试地点:由当地招生办安排。
6.初试为四门:政治理论、外语、数学(一)或数学(二)或数学(三),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专业课由本校命题。考试时间每科均为3小时,其中政治理论、外语分值为100分,其他两门分值为150分。
7.复试:复试时间由我校通知初试合格的考生。复试方式:专业笔试、面试。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要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待初试后在我校研究生部网页上公布)。复试地点:大连大学。
8.我办不售专业课考试参考用书,考生可到书店或出版社购买。
9.我校招收适量优秀推荐免试生。
10.考生如有事咨询,请直接来函来电与本校研招办联系,我们会为考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也欢迎访问我校校园网:http://www.dlu.edu.cn研究生部网页浏览有关信息。
邮 编:116622
联系地址: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联系单位:大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
联 系 人:谷老师,王老师
联系电话:0411\|87403505,87403720
传 真:0411\|87403506
Email: YJSB@dalianu.com
单位代码:11258 电 话:0411\87403505、87403720
传 真:0411\87403506 联 系 人:王吉军 谷慧冉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考 试 科 目 |
备 注 |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
01 智能CAD与计算机图形学 02 计算机动画研究 03 模糊信息处理与人工智能 04 磨损数值仿真技术 05 分子生物计算机 06 信号与信息处理 070303 有机化学 01光催化有机合成 02 生物有机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 03天然有机活性物质研究 083002 环境工程 01 水处理与机械分离理论与技术 02 声源识别与噪声优化控制技术 03 土壤圈物质循环与区域环境 120202 企业管理 01 企业战略管理 0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3 人力资源管理 060105 专门史 01 中国古代文化史 02 中国妇女史 03 东北亚经济史 04 中国东北文化史 05 日本文化史 |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01数 学一④421机械设计(含机械原理)或422数据结构或423信号与系统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1物理化学 ④424有机化学或425生物化学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02数学二④426化工原理或427工程力学或428环境土壤学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03数学三④429专业基础综合(管理学75分、市场营销学75分)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3日语③312中国古代史或313日本文化(汉语)④430中国近代史或431日语综合(日语) |
面向计算机应用、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通讯工程、生物工程、应用数 学等专业招生 面向化学、生物工程等专业招生 面向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化学工程、给排水、机械工程以及建筑工程、农学、生物环境等专业招生 面向工商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数学等专业招生 方向面向历史及其他文科专业招生,专业课考试科目为312及430 方向招收日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及日语能力相当于本科水平的其他专业学 生,专业课考试科目为313及431,统考外语为203 |
初试参考书目
编号 考试科目书 目 编 者 出 版 社 备注
311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第四版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
312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上册 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中国古代史》下册施建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或《中国历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宋金等三卷部分 张岂之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313 日本文化《日本文化模仿与创新的轨迹》 王 勇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日本学基础精选丛书之一
421 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 杨明忠 朱家诚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422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 严尉敏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C语言版
423 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 郑君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424 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第三版 高鸿宾 高等教育出版社
425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 高等教育出版社
426化工原理《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张国亮 柴诚敬化工工业出版社
《化工传值与分离过程》 贾绍义 柴诚敬化工工业出版社
427工程力学《理论力学》第五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力学》第三版 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428环境土壤学《环境土壤学》牟树森中国农业出版2001年
429专业基础综合《管理学》 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
《市场营销学》 吴健安高等教育出版社
430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 王文泉 刘天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或《中国历史》元明清、晚清民国等二卷部分 张岂之高等教育出版社
431日语综合《新缏合国语便覧》三好行雄等第一学习社日语
大连大学硕士招生复试科目与纲要
学科专业、名称复试科目纲 要
计算机应用技术
①数据库及应用②微机原理及应用③程序设计(C或C[HT5”]++语言),以上科目任选2门。
主要考核考生在本学科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考核主要内容包括与计算机科学技术有关的基
础知识、程序设计(C或C[HT5”]++语言)、英文科技短文的翻译等。
有机化学
①生物化学②有机化学初试选科目①则复试科目②初试选科目②则复试科目①
环境工程
水处理与机械分离理论与技术环境工程学《环境工程学》,蒋展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1月
声源识别与噪声优化控制技术机电综合物理声学、计算机基础、机械制图
土壤圈物质循环与区域环境 ①环境监测②农业化学③环境学④生态学以上科目任选其一。
《环境监测》奚旦立,高等教育出版社;《农业化学(总论)》第二版或植物营养,北京农业大学主编;《环境学》左玉辉,高等教育出版社;《生态学》李博,高等教育出版社。
企业管理管理学有关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知识、热点问题等。
专门史
01中国古代文化史02中国妇女史03东北亚经济史中国文化常识
儒家经学、诸子百家、古代诗文集及类书、丛书;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及名家、名作;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
及名家、名着;道教的创立及其历史发展;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参考书《中国文化概论》 张岱年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04中国东北文化史东北史综合参考书《东北史》 程妮娜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05日本文化史日本文化综合知识(日语)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日本文化的特点、中日文化比较。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简介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专业
该学位点依托我校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是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群的带头学科之一。 本学科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
主要研究方向有:
一、智能CAD与计算机图形学
本方向主要从事现代设计理论与技术、企业创新与信息化、CAD/CAM集成、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
本方向的学科带头人是我国着名CAD与图形学专家、博士生导师魏小鹏教授。目前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研究生2名,在站博士后3名,在读博士研究生7名。该方向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大连市信息化建设项目1项。其研究成果获得多项科研奖励,近三年内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20余篇。
二、计算机动画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计算机动画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技术,重点研究这些理论与技术在实践工程中的应用,如视景系统、三维广告制作、多媒体系统、虚拟演员等。解决人脸表情生成过程中,新算法的提出、模型的确立、硬件体结构的选取、表情数据库的建立等关键性问题。使生成的人脸逼真、高速,以满足不同领域对人脸表情生成的要求。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三维重建技术的研究(包括基于大规模散乱点的数据建模与三维重建、逆向工程等)、人脸表情动画的基本理论与算法(包括真实感人脸表情的建模、人脸表情动画合成技术等)。本方向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2项。研究成果获得多项科研奖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20余篇。
三、模糊信息处理与人工智能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神经网络、近似推理、模糊逻辑、智能运输、匝道测控的网络模型和智能型算法等方面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模糊模式与神经网络相结合,主要开展了这两者之间的互补性研究工作;(2)模糊模式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用遗传算法来实现模糊规则中的自调整。本方向曾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以及省市等各种级别的项目3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有22项,目前承担的省、部级以上和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8项。近5年,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98篇,其中10余篇被SCI和EI收录;获省、部级以上奖5项;出版专着5部,其中1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本方向学科带头人邹开其教授是日本东京理科大学客座教授,比利时根特大学客座教授,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27名,应邀在日本东京理科大学、东海大学、日本国全国材料介质学会和比利时根特大学进行了关于神经网络、智能型算法和模糊控制理论等方面的讲学和学术研究,并开展了多方面的国际合作研究。
四、机械磨损数值仿真技术
利用数值仿真技术解决零件磨损计算问题,实现磨损寿命预测、状态监测和摩擦副参数优化,为磨损研究找到一条新途径,提出并逐步完善“计算摩擦学”作为摩擦学的一个分支的思想,为计算机在摩擦学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专业群体基础。现在该方向正从零件到系统,从单因素到多因素和从固定寿命到概率寿命进行深入研究,为复杂大系统的磨损概率寿命预测创造条件。本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江亲瑜教授是美国摩擦学家与润滑工程师协会会员、中国摩擦学会理事、先后获得第七届霍英东全国优秀青年教师三等奖、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市级项目3项。
五、分子生物计算机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DNA计算机研制、蛋白质结构预测研究。学科带头人许进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理学、工学双博士学位。已经培养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后7人,培养博士11人,在读博士13人。先后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负责主持国家863项目1项。负责并完成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2001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另外,近期正在负责2项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International J.Graph Theory,Craphs and Comb.,Discrete Mathematics,IEEE Trans.on AC,Phys.Lett.A,IEE Electronical Letters,J.of Chemistry and Physics,BioSystems,中国科学E辑、中国科学F辑、科学通报、自然科学进展等权威与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着4部。
六、信号与信息处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应用空时信号处理理论和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研究:(1)从雷达回波中提取目标特征、有效分类目标的相关理论和技术问题;(2)研究宽带高速通信系统中数字调制、MIMO、多用户监测、OFDM等关键技术问题;(3)面向OFDM通信系统的信道建模、自适应均衡、非线性失真补偿等问题。本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裴炳南教授是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IEEE会员。目前,本研究方向在研课题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防预研基金2项,国防“十五”预研项目1项,大连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已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
有机化学学科、专业该学位点依托化学化工系、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有机化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是我校重点建设学科之一。该学科有教授8人,副教授9人,博士15人。本学科拥有一批供从事高水平生物、有机化学研究的大型仪器设备20余台,万元以上仪器150余件,近几年学校对该学科设备仪器投入总价值达1163万元,学科实验室占地面积约1246 M2。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
一、光催化有机合成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在光的照射下,用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进行有机合成反应。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用二氧化碳代替一氧化碳作为羰基化反应的碳源、用可见光催化化学反应和用模拟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催化羰基化反应。本方向学科带头人高大彬教授,辽宁省生物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光催化有机合成、络合催化等方面的教学与实验研究工作。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8项,完成横向课题7项;其科研成果分别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本研究方向已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培养了6名硕士研究生,现正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培养1名博士研究生。
二、生物有机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生物有机分子(蛋白质、核酸、酶类)等与生物有机活性小分子化合物间相互作用研究;生物有机大分子活性中心结构分析、化学和生物模拟合成、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提高生物酶催化效率的重要基因的修饰和改造的蛋白质工程。本学科带头人郑学仿教授主要从事于光谱、波谱及应用它们对生物大分子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近几年来主要开展了“金属酶新的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研究”等研究工作。几年来共主持、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辽宁省自然基金项目4项。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共发表专业论文40余篇(其中被国际着名检索SCI收录18篇,EI收录1篇)。2001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成果分别获得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本研究方向已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各1名。
三、天然有机活性物质研究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陆生生物和海洋生物、中草药和民族药等所含的既有生理活性又有应用价值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生理活性化合物与生物种属的生源关系、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等方面研究。由于本方向研究起步较早,现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本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王永奇教授主要从事医药科研工作,曾任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所长兼中药化学实验室主任;任《中草药》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药》杂志特约审稿人,《中南药学》杂志编委,国家级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共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2项,理论课题24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6篇。其中国家级重大课题4项,外协课题18项,其中获得第一主持人生产文号10项(含准字号、健字号、健字食品),担任专业组负责人及参加者课题多项。获得第一主持人的科研成果9项(含专利1项),其中获奖5项。本方向现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黑龙江省中医
药科大学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
环境工程学科、专业
本学科是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的重点建设学科之一,现有教授10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其主要研究方向有:
一、水处理与机械分离理论与技术
本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1.废水处理理论、工艺与设备研究;2.多相旋流分离理论与技术研究;3.浓缩与过滤理论与技术研究;4.污染物扩散理论与技术研究。
学科带头人徐继润教授为美国纽约州科学院会员,已负责并完成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出版专着、教材、译着各一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近20篇被SCI、EI、ISTP收录。本学科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部省、市级及横向课题10余项。
二、声源识别与噪声优化控制技术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环境噪声治理为目标,以常见声源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声源识别方法、声源发声机理与噪声控制技术。声源识别是环境噪声控制工作的关键一步。本研究方向将传统声源识别技术与现代声源识别技术相结合,重点研究快速、准确、便于工程应用的声源识别方法。在噪声控制研究方面,本研究方向将优化设计理论与噪声控制技术结合起来,以求用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得最佳的综合效果。
本方向侧重于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先后承担过纵、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
三、土壤圈物质循环与区域环境
本方向主要研究土壤圈的物质循环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的环境——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之间的密切关系。重点研究人为活动等引起的各种养分元素的迁移转化、导致某些元素在土壤、水和大气中的富积和亏缺,对人类健康和未来环境的影响。为从源头控制农产品污染,正在研究农产品安全食品标准以及标准化栽培技术等。
本研究方向带头人严红教授主持并参加的国家及省市级课题共15项。其中主持的项目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候因子与土壤性质对硼有效性交互作用机理的研究》;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国陆地及近海生态系统碳收支的研究》的3级课题《东北地区黑土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研究》;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草甸土硼的有效性》;省教委科研项目《小麦缺硼不结实机理的研究》、《黑龙江省大豆大面积落花落荚原因的研究》;江苏省博士后基金课题1项。参加国家、省攻关项目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9项。其中,参加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三江平原低湿地农业综合发展研究》获2001年度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编着作《黑龙江土壤》,发表论文20余篇。
企业管理学科、专业
本学科是我校管理学科群的带头学科之一,该专业为校重点建设专业。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人。目前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1项,市级课题7项和企业委托横向课题6项。综合实验研究中心是省重点实验室之一,也是大连市企业信息化培训基地,下设电子商务实验室、金融仿真实验室和全国首家校企合作的大连大学用友ERP示范中心等。该学科建设依据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原则,培养市场经济需要的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
一、企业战略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1)从技术开发的角度研究企业如何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而实现经营战略的国际化和信息化,推动企业乃至产业的科技进步,旨在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跨国公司所应打造的技术后发优势问题。(2)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目标及其国际竞争环境,以历史演绎和国际比较的研究方法探索与我国现阶段相适应的企业战略管理思想。从宏观到微观较全面地阐述和设计在经济技术上的赶超思想及其战略规划。(3)针对辽宁省及大连的特点,研究国际化与本地化相适应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
本方向学科带头人郭燕青教授,经济学博士、经济与管理博士后,大连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目前承担的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l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1项,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辽宁省青年理论人才基金项目1项,大连市企业信息化重大课题1项。曾先后为大显集团、日本东芝大连有限公司、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中心等企事业单位进行管理咨询策划和市场调研分析等实际工作。出版着作5部,发表论文50余篇,并多次被权威学术期刊转载。
社会兼职主要有:中国管理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华日本学会理事、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北京用友软件公司ERP高端专家。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和中国经济信息网“经济学人”专家。
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1)突出供应链系统建模和优化设计,开展了基于过程的供应链优化模型研究、供应链系统结构模式及其选择研究、应用逆优化技术进行供应链系统重构的研究。(2)结合区域经济优势,从发挥区位优势和地区经济优势的角度,开展了大连市制造业供应链体系研究、区域物流配送体系以及企业物流系统研究。(3)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管理信息化是供应链实现快速响应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国信息化战略的重点。为此,本学科与用友软件公司合作成立了ERP应用示范中心,重点开展了ERP示范应用研究,探索适合国情的ERP应用模式。
本方向学科带头人张相斌教授,机械设计与理论专业博士,管理学博士后。近年来,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1项,省级课题4项,企业横向课题3项,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和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大连市政府企业信息化项目1项。在《中国管理科学》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三、人力资源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从事:(1)应对WTO环境下的企业经营资源的国际化整合趋势,研究学习型企业组织行为模式与人才激励机制的关系,突出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组织行为的价值判断标准。(2)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优势和本地化管理的文化环境,从创业家的成长历程及其发展规律角度研究创业风险投资的企业家形成与成长的制度环境和激励机制。(3)从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绩效角度,对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做国内外的比较分析,研究企业文化的人才效应、制度基础及其与城市形象、城市文明等方面的关系。
本方向学科带头人王文波教授,主持过国家科技部软科学课题1项,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企业委托横向课题2项。现为大连大学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主要社会兼职为:大连城市经济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高等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入选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
专门史学科、专业本学科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多数具有博士学位。本学科现有中国文化史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院、性别研究中心、东北史研究中心和日本文化研究所作为基地,目前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社科基金项目2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8项。
其主要研究方向有:
一、中国古代文化史
本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和社会文化史,这是当前中国史研究中亟待加强的内容。学科带头人葛志毅教授曾参加国家“九·五”重大社科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其成果对推进中国古代专制主义起源、史官制度演变、《尚书》可信性及两汉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等问题的研究,都有积极作用,在《中国历史学年鉴》及《史学集刊》关于20年来高校研究成果的综论中,曾得到肯定性评价。
二、东北亚经济史
本研究方向主要侧重日本、韩国及俄罗斯等国家自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历史特征,研究三个国家各自不同的经济现代化模式。学科带头人刘毅教授长期从事日本经济史及东北亚经济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专着11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课题6项,曾任辽宁大学博士生导师。
三、中国妇女史本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中国妇女文化与中外妇女社会权力比较,揭示妇女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历史内涵。学科带头人李小江教授是我国女性学学科奠基人,自八十年代以来,在妇女研究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拓荒工作:在理论探索的同时从事学科建设,组织课题研究,建立相关的学术机构等,成就卓着,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着作24部,承担美国福特基金会等国际课题10余项,在妇女史研究领域的诸多观点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海外学者看作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在当代的新的发展”(德国《新中国》,1991)。
四、中国东北文化史
本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中国东北文化史、民族、宗教、考古文化、语言文字、历史地理、地名文化的研究。学科带头人王禹浪教授注重历史文献研究与实地考查相结合,从1980年开始对东北亚地域进行了长达24年的人类文化学的综合考查,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东北历史地理、金代考古与金朝史研究、神秘的东北文化等方面,均具有原创性。其研究成果曾多次被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所采用。先后出版学术着作12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并多次赴日本、俄罗斯、韩国参加国际会议和讲学。曾被聘任为日本东北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导师、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研究员,主持国际联合课题、国家课题、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
五、日本文化史
本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日本语言文化史、日语教授法、同声传译翻译理论、跨文化交际。学科带头人宋协毅教授,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毕业,主要论文30余篇,着作6部,研究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他在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方面有精深造诣和多年的日本任教经验,同时又是真正能胜任同声传译的少数译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