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朝阳招生考试之窗

请关注"辽宁省教育招生考试"

首页 普通高考 考生须知 正文

应考心理及其对考试的影响

时间:2003-05-07 01:52:00   作者: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

  1.什么是应考心理?对考试过程和结果影响较大的都有哪些心理因素?

  考生的应考心理是考生因为参加考试而产生的心理活动,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活动;二是伴随认识活动及其结果而出现的兴奋、
紧张、焦急、忧虑等情感活动和满意与不满意、愉快与不愉快等态度体验;三是促成并支持认识活动的应考需求、对于考试结果的期望等动机变化和努力实现期望结果的意志活动。考试(包括备考和答卷)首先是一种认识活动,考试结果主要是由考生对于问题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的效果决定的;它同时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这种情感和意志活动强烈地影响着认识活动的具体进程,并对考试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这里主要讨论情感和意志活动对于考试的影响。关于考试认识活动与学习认识活动的不同特点及其对于应考的意义,我们将在后面结合备考策略和答卷技巧再进行讨论。
  从时间上说,应考心理包括考前的备考心理、考试中的答卷心理、考后的反馈心理。我们这里仅仅讨论备考心理和答卷心理,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考试成绩;反馈心理对于考生调整考后的心态,从考试中汲取营养,以利于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留待本丛刊的下一辑中再作详述。
  考试期间的情感和意志活动对考试过程及其结果有重要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考试动机和期望,情绪状态和焦虑,注意水平和意志表现。下面分述这几方面因素及其对考试的影响。

  2.考试动机和期望对于考试活动有什么影响?应怎样调控考试动机和期望?
  考试动机是考生应考的内部动力。考试期望是考生在动机的支配下,自我确定的考试结果的预期值或目标。
  考试动机的性质和强度,考试期望的高低,影响甚至左右着考试的临场情绪和态度、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和意志表现,对考生答卷的效率、临场发挥的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
  考试动机是由需要、兴趣、信念、人生价值取向等不同层次的动力因素构成的系统,其中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因素作用最大、最持久。考生参加高考的社会性动机大约有三种:一是交往性动机,它是人们要求得到亲友的赞扬、满足亲友特别是父母对自己期望的那种愿望的体现;二是声誉性动机,它是要求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的愿望的体现;三是成就性动机,它是要求成就一番事业、对社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愿望的体现。实际上,考试动机往往是多种动机因素交互作用、而以某一种动机为主导因素的动机体系,其中每一具体动机大都含有这三种社会性动机的因素。实践表明,在试题较易、答卷顺利的情况下,考试动机的性质对考生临场发挥的影响没有显着差异,但在答题不够顺利的时候,以某种交往性动机为主(如为了满足父母期望而应考)的考生常常缺少“一搏”的劲头,以声誉性动机为主的考生则常常把解题障碍推之于客观因素(如题目偏、怪、难)而维护自己的声誉,以成就性动机为主的考生则往往把答卷中的障碍看作是自己努力的不足,并通过继续努力以取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过,持有声誉性特别是成就性动机的考生中,在错误地认为“人生成败在此一举”的时候,也会因动机强度过高反而大大降低答卷的效率。
  考生的临场发挥不仅与动机的性质有关,更与动机的强度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脑力活动的效率与动机的强度呈倒U型的关系,强度过高或过低,对智力活动都有不利的影响。在考试中,动机强度过低,难以激发起高强度智力活动所必需的兴奋状态,遇到一时难解的问题常取应付的态度;动机强度过高,常常伴随过激的情感和过度的焦虑,使智力活动趋于呆板,遇难题久攻不克时,又容易情绪低落,烦躁不安,失去信心。由于高考的竞争性,更容易出现因强度过高而影响答卷效果的情况,所以多数考生应着重防止这后种情况的发生。
  期望值的高低对于学习和考试的作用不完全相同,平时学习是一种持久的智力活动.常常因为兴奋程度不高、劲头不足而降低学习要求。因而,平时学习中的期望目标定得适当高一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于激发学习动力,推动学生刻苦学习是有利的。与平时学习相比,考试是一种较为暂短的智力劳动,又处于竞争的氛围之中,常常因为过度兴奋和焦虑而影响解题的效率,因而考试的期望目标定得适当低一些,更有利于临场的发挥。
  由于考试动机和期望与考生的临场发挥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考生本人及其家长和教师都应重视考试动机和期望的调控。
  首先应注意树立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声誉性特别是成就性动机。交往性动机多是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其作用较为暂短而不稳定,容易随情况的变化而改变,并带来的情绪的波动。声誉性特别是成就性动机多属间接的远景性动机,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能够激起稳定的应考情绪,它们是来自考生自身发展需要的内部力量。
  其次要根据考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解和控制。如对于期望值和动机强度过高的考生,进行“冷处理”,使其期望目标比较现实,动机强度比较适当;对少数期望值和动机偏低的考生,进行“热处理”,以加大动力,振奋精神。
  再次要根据距考期远近动机和期望作用的不同特点进行适时调解和控制。一般地说,距考期较远,强烈的考试动机和较高的期望目标有利于激发学习动力,增加复习备考的紧迫感,而临考前的强烈考试动机和偏高的期望却易于激起强烈的情绪波动,不利于答卷的顺利进行。据此,在距考期较远的学习阶段,可适当强化动机,在临考的时候则应多做淡化性的工作。  考前对考生施加压力或自加压力,很少会有积极的效果。

  3.情绪状态对考试有什么影响?怎样的情绪状态最有利于临场发挥?
  情绪和情感是人在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中出现的一种心理体验,同时又对认识活动和意志行动以重要的影响。
    按保持的时间长短和心理体验的程度,人的情绪有心境、激情、应激三种状态,它们对于复习备考和临场发挥具有不同的意义。
  心境的意思与我们平常说的“心情”差不多,它是使人的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感染上某种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心理状态。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旦有了好的心情,在一段时间内,对干什么都感到很有兴味,而且效率也往往比较高;一旦心情不好,干什么都没有意思,而且常常丢三落四,心不在焉。良好的心境对于复习备考和临场答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使考生对学习材料和问题情境产生足够的兴趣,具有适度的兴奋而又不过于紧张,使思维活动加快而又有条不紊,既可增加学习和解题的效率,又能提高思考和计算的准确性。而不良的心境则常使人对平时有兴趣的科目都感到厌倦,学习效率低下,在考场上难以集中精力,思维缓慢,差错增多,而在感到他人答卷顺利时又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对考场上的无关刺激变得特别敏感。对于情绪波动较大的考生,保持考试期间的良好心境是比什么都要紧的大事,因为不同心境下的考试结果往往会相差几个等级。
  激情是笼罩全身的强烈激动而又比较短促的情绪状态。它对于智力活动的意义在于,它能够调动全副精力应对眼前的问题,加快思维的节奏,并常使人浮想联翩,甚至产生顿悟的效果;但在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的范围往往会缩小,逻辑思维力受到局限和压抑,自我控制能力减弱。平时久攻不克的问题在考场上可能轻易地解决,这就是激情的功效。但在激情下,也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对平时答案在胸的问题也解答得不完满,使出场时后悔不已。最佳的情况是:在良好的心境下平稳地答卷;在其他题目答完之后去攻克难题时,突发激情并产生顿悟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宁可保持平静的心态,丢掉暂时不会的题目,也不可轻易动情,使本可答好的题目丢分太多,造成得不偿失的后果。
  应激是惊动整个机体的紧急情况下出现的高度紧张而短促的情绪状态。高速开车的司机在突遇紧急。情况的时候大都会出现应激状态。焦虑程度较高的考生在考场上突然想到考试可能失手并感到后果严重时,也可能出现应激状态,一旦持续时间稍长则可能导致“晕场”现象。焦虑程度较高而情绪又易于波动的考生,最重要的心理调控就是防止应激及其所导致的晕场现象的发生。
      对于多数考生来说,情绪状态是影响考试结果的仅次于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应考的心理调适最重要的就是调解和控制考试期间的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状态。最有利于临场发挥的情绪状态应该提这样的:整个考试期间都处于良好的心境之中,有适度的兴奋而又不过于紧张,跃跃欲试而又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怎样才能进入这样一种情绪状态?一要靠考生本人的调节和控制,二要靠家长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关于情绪调控的具体方法和家长、老师应该帮助考生做些什么,我们在后面详述。

   4.焦虑对于考试过程有什么影响?如何克服和控制过度的考试焦虑?
  情绪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现象,上面说的心境、激,请、应激就分别涉及到情绪的三个方面(三个“维度”):愉快?忧虑,激动?平静,紧张?轻松。在应考中,这三个方面相互交织而产生的。忧虑。激动、紧张的心理状态,对于考试过程具有特别的意义,我们把这种情绪状态叫做焦虑。考试焦虑就是因为考试而产生的紧张而又忧虑的心理状态。
  所有考生在考试期间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考试焦虑,研究认为,适度的焦虑对于智力活动是有益的,但是过度焦虑对于任何一种智力活动都是有害的,对于考试中的临场发挥害处更大。可以说,考试中的“晕场”现象全部都是由于过度焦虑再加上偶然的刺激(这种刺激常常不是外加的,而是考生的一种心理“过敏”)引起的。
  焦虑和心境(心情)一样,具有一定程度的弥漫性和持久性,一旦为某件事忧心忡忡,紧张不安,就会牵连到其他事情,且久久难以释然。考场上过度焦虑通常也不是在答卷时突然发生的,而是一段时间内为考试而焦虑的结果。就是说,考试焦虑在考前就能够感觉到,这就为及早发现并控制过度焦虑提供了可能。焦虑还有一个特点,一旦某人对某事产生过度的焦虑,引起了不良的后果,如不能采取有效办法把这种焦虑感“释放”掉,它很可能潜伏在无意识之中,并对同类事情特别“敏感”,久之就可能形成焦虑型“人格”。经常为考试而焦虑又没得到有效克服的人,尽管考试内容成竹在胸,一遇到、甚至一提到考试还会产生过度的焦虑。就是说,一旦形成了焦虑型人格,就很难用意识层面的“我不着急”“我不上火”的办法来消除它,这就为考试焦虑的调控带来了很大障碍。
  需要强调,我们的考生虽然对于考试都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有的程度还比较高,甚至有的曾经“怯场”过,但一般都不宜说具有“焦虑型人格”;晕船的人很多,一提乘船就呕吐的人毕竟是极其个别的。
  焦虑水平较高或有过“怯场”体验的考生,应当把调节和控制考试焦虑作为应考心理调适的重点内容。具体调控的办法是:首先,考生和家长(必要时也可请专家)仔细分析较为严重的考试焦虑(特别是首次)是怎样发生的,当时的“形势”是否那么严重、值得那么焦虑,这种焦虑对事情本身及以后的考试究竟带来了什么影响。对于那些经常“怯场”的考生,这种心理分析是根除经常性的过度焦虑的必要前提;其次,要锻炼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锻炼的主要方法是训练,如多参加一些竞赛性的活动,包括各类竞争性考试,在活动中自觉地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再次是在考前有意识地创造并保持舒畅愉快的事情,把考试及其结果看得淡一些,减轻考试中的心理负担;最后,还要学会临场中的情绪调控,如稍有不适时,暂停答卷,做几下深呼吸和头眼部的穴位按摩,排除不愉愉的杂念干扰,改答那些更容易的题目,等等。
  减轻过度的考试焦虑,家长负有特殊的责任。实际上,过度的考试焦虑大都是家长“逼”出来的。我们的家长常常把考试(包括平时的“小考”)的意义扩大到幼小的心灵无法负荷的程度,早早地在考生的意识深处埋下考试焦虑的种子。要重学习,轻考试;对于考试,则要轻过程,重反馈。如果我们的家长都树立了这样的考试“轻重”观,或许就没有研究调控考试焦虑的必要了。

  5.注意和意志表现对考试有什么影响?
  平时学习好而考试不大理想的考生,家长最多的考前嘱咐是:要细心,不要马虎;考后最多的埋怨则是:太马虎了,怎么不细心一点!我们家长是否想过,这种嘱托和埋怨究竟有多大意义?
      还是应该多研究一下造成“不细心”“太马虎”的原因。这种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情绪上的“毛病”,考试时大兴奋或太紧张(家长的过细嘱咐和过度埋怨也许是这种紧张的原因之一);二是注意上的“毛病”,思维活动的指向不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紧张的智力活动要求其指向高度稳定和高度集中,不受心理杂念和环境中无关刺激的干扰;并要求随着题目的改换迅速转移思维活动的指向,不受前一个题目的干扰。
  注意力分散,常被环境中的无关刺激所吸引,被心中的杂念所左右,不仅影响解题水平和速度.有时还会发生意念替代,出现张冠李戴的跑题现象和丢三落四的漏题现象。特别是在其他考生的翻卷声、答题落笔声的刺激下,意识到自己答题缓慢的时候,又会增加紧张和恐慌感,就有可能产生解题低效率和过度焦虑的恶性循环。
  考试中的注意水平与动机和情绪密切相关.动机和情绪的调控措施都有益于注意的稳定和集中。此外,提高临场注意的稳定性,还要靠自觉性和意志力,有意排除杂仿的干扰,静下心来埋头答卷;也要靠平时的锻炼,逐步养成在各种干扰中能够专心思考的习惯。
  前面提到的情绪的控制和注意力的集中,都以考生的意志努力为前提。考试活动,是考生不断地克服内部和外部障碍的能动过程,意志的作用不可低估。考生答卷要经受智力和体力的高度紧张,忍受种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要自觉控制冲动的情绪,保持适度的兴奋和激情;要排除内外无关刺激的干扰,目不旁顾,高度集中注意力;要克服畏难、退避情绪,积极探索不熟悉的问题的解决途径;等等,都要求考生作出意志努力。在难度考试中(高考兼有难度考试和速度考试的特征),知识和能力水平相同的考生,成绩的差异主要源于意志品质和意志努力的不同。
  考生的意志品质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不断地严格要求,经常作克服障碍的锻炼而逐步形成的。考试既是一次意志行动,同时又是重要的意志锻炼。考试中.考生严格地要求自己,自觉地去进行意志磨炼,既有利于能力水平的发挥,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也有利于优良意志品质的形成。

  (于信凤 系全国教育考试研究委员会委员、辽宁教育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