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朝阳招生考试之窗

请关注"辽宁省教育招生考试"

首页 自学考试 正文

正视心理问题 学会自我调适

时间:2003-05-06 16:55:00   作者: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

  --与自考考生谈应试心理
□  蒋守渭

  全国考办公布《自考调查分析报名》表明,愈来愈多的高考落榜生涌入高考自考行列,以自考脱产生的形式成为一个独特的群体。其低龄化、心理不稳、可塑性大是这一群体的主要特征。这一群体学习的心理状态较为复杂,如情绪失调较为严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人际关系冷漠,有偏激、压抑倾向等等。
  解决好这些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就是自考生要学会并注重自学心理调适。
   
  一、心理问题成因
  首先,年龄的原因。全国考办公布的调查显示,25岁以下考生占报考人数的65%,30岁以下考生占报考总数的78.6%,由于工作上的原因,笔者对浙江师大成教院的自考生和省内部分助学单位的自考生进行了走访调研,得到的总体印象是:这些自考生有与全日制普通大学生一样的心理倾向,比如意识到自己逐渐长大,渴望象成人那样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尊重,他们强烈要求自立、自尊、自治,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并开始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并努力适应等。但因身份、经历不同,他们同时有着比全日制普通生更重的心理负担。

  其次,现实社会的原因。一方面传统升学、就业观念对自考生形成其巨大的压力。升学竞争使学生神经系统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长期背负沉重的学习包袱,并频繁地经受考试的刺激。特别是高考失败的挫伤体验使他们的心灵屡受熬煎,以至于整天忧心忡忡,心神难宁,严重焦虑;另一方面价值观念的异化,使世界观尚不成熟的学生甚为惶惑:以往只要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生活上艰苦朴素,学习上刻苦努力,便被人称为好学生。而今不同,在一些学生看来,优秀的学生似乎既要思想觉悟高、学习成绩好、有才能,还要善交往、会打扮,懂玩乐,即所谓“多色调”的人。而这“多色调”的要求是某些自考生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达到的,这就使他们不仅产生了惶惑感,还因为 他们担心被人歧视,被群众抛弃,以致造成强烈的自卑感。其外在表现形形色色:有的吃喝玩乐,自暴自弃,得过且过;有的麻木不仁,对任何事物都漠不关心;有的拼命掩饰自身缺点,过分夸大优点;有的整日妄想,做一些力所不及之事;有的时时怨天尤人,叹世态炎凉,恨生不逢时;有的不敢或很少与普通大学生交往,谈论学习,总觉得在学习上低人一等,甚至有对抗心理。而这样做的结果又反过来加重了自考生的心理问题。

  第三,缺乏自学的原动力。调查中发现,有很多考生的自学是出于某种压力而为之的。比如自己的同学或邻居同龄人都去各类学校参加学习,在家遭“冷眼”相待,还不如到学校,可避免在社会惹是生非和不安全,将学校作“庇护所”。这样的学生难免表现为学生的主动性不强,敷衍了事。

  二、自我心理调适
  1.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到远大的前途。
  自考生应意识到,自学考试这样高教形式,不仅得到国内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赞誉,在国际上也广有影响。新世纪,正在有更多有志青年加入自学考试的大军,一些“正规”院校的在校生、毕业生,也纷纷通过自考来重塑自己为自己“充电”。随着终身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自学考试的生命力越来越强。只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刻苦学习,成才的前途是非常光明的。
  2.尽快适应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自考生进入大学教育之前,一直是在一种封闭式的管理中学习的,从家庭到学校又从学校到家庭,很少走到社会上学习。而自学考试的特点是“个体独特性”,是开放式的自我管理,这个变化来的很突兀,自考生往往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但要及时调整自己,自觉清除消极因素,全方位地向社会敞开,让自己的观念、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充分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耐受能力。须知,在一些欧美国家,许多学生在很小的年龄上就已经这样做了。社会、学校和家庭都鼓励他们积极走向社会,这是将来成才的必由之路。
  3.学会快乐学习
  “自考助学”主要是通过自己的学习以及有组织地帮助学习结合起来进行的,是通过学分制来最终完成的。这就使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笔者走访了几个办得较好的助学点,发现那里的情形同我原来想象的大相径庭:那里不是管理得象铁桶似的死板板,而是学习氛围非常活跃。自考生们探讨学业的专注精神,对知识的涉猎范围和相互交流的热忱,一点也不亚于重点大学,甚至超过某些“正规”院校的在校生。他们说:从学习中感受快乐。是的,“快乐学习”,学习效果才会好。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为个体进入自考脱产助学行列,与老师、同学的关系较“正规”院校而言,相对“松散”些, 这就更要会学相互尊重、信任、宽容、理解的态度友好相处,这不仅可以建立一个好的学习小环境,还为以后进入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5.有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
  既然是年轻人,就应该有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等心理特征。但并非说凡年轻人就一定会有这些心理特征。如不注意自己的心理行为,年轻人的心理特征会丧失。这一点,特别提请自考生关注。一旦发现自己有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想象力贫乏等心理异常现象,要及早向上老师、同学或家长讲出来,取得帮助,或是去看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