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招生考试之窗 朝阳招生考试之窗

请关注"辽宁省教育招生考试"

首页 普通高考 考生须知 正文

考试史话(三)

时间:2003-05-06 23:16:00   作者: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

三、公元607年,隋炀帝下诏分10科举人取士,拉开了科举考试的序幕
  自汉以来,从下层选拔官员主要靠推荐。推荐取士,权在地方,又无客观标准,时间久了,弄虚作假、结党营私便难以避免。东汉时流行的民谣:“举秀子,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就是当时腐败取士风气的真实写照。
  到了南北朝的时候,推荐大权完全操纵在世族豪门手中,没有权贵作靠山便很难获得推荐,不是世族出身便不能推举为高的等级,以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怪现象。
  在荐举走入困境的时候,人们想起了考试之法。
  东汉的左雄建议对推举上来的士子再进行“初试”和“复试”,以改变举荐中“朱紫同色、清浊不分”的情况。南朝的骆宰则进一步提出了考试评等的具体标准。有胆略的皇帝果真也进行了考试取士的试验。但是,推荐作弊既已成风,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作保证,既得利益集团(豪门世族)怎么可能甘心接受考试取人呢?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笑话:东晋元帝下令考试,竟然吓得举荐上来的士子不敢赴京或托病不出,最后只有一人前去应试。
  既已发现荐举的弊病,又知道考试是救治这弊病的良法,考试的兴起和荐举的衰落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新的取士制度已经在旧制度的机体中孕育成熟,只待统一的政治局面和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的出现,它便会冲破束缚而降临世间。
  581年,杨坚建立了大一统的隋帝国,7年后便废除了延续下来的“九品中正制”(荐举的一种方法)。607年杨广(炀帝)下诏分科考试取士,从此,便开始了持续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
  科举考试是古代考试的集大成,是近代文官考试的源头,是考试文化的百科全书,是观察考试景致的“万花筒”。为了能够步入科举的考场,领略科考的景观,我们还是先来熟悉一下科举兴盛时朝--唐代和宋代的考试办法。
  科举的意思是分科考试举人。唐宋科举的科目繁多,常设的有:进士、明经、明法、史科、童子、武举等:进士科考政治对策、诗赋、杂文、经书。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有时也考道家着作。明法科考律、令。史科考《史记》等史书。童子科是专为15岁以下儿童设的科目。武举科考骑射、武艺等。
  诸科中最受推重的是进士科。唐代取进士6700多名,其余诸科总共才取1400余名。北宋取进士近20000,其余诸科(含兼取进士者)共取10000多。
  考试的主要方法是帖经、墨义、策问、诗赋和口试。帖经类似于现在的“填空”:选经书中某一行,帖去几字,要求把帖的字写出来。墨义类似于今天的简单问答题,只是要求必须用经书上的原话来回答。策问考时事政治和策略,要求写一大篇政论文章。诗赋即要求按特定的格式写出一诗一赋。
  唐代科举要经过3试:乡试(州县试)、省试(尚书省礼部试)、吏部复试。公元689年,武则天于殿前亲策举子,首开殿试的先河。宋朝取消吏部试,殿试成为定制。
应考须有保人。入场前要点名搜身。场外设兵卫。答卷时间为1天,天黑可点蜡烛,3支为限。
  唐代就有“糊名”之法(即考生姓名、籍费等密封起来)。宋代“糊名”成为定制,此外还实行“誉录”制(即由专人用红笔抄写考生的答卷,再交阅卷官评卷官评阅)和“锁院”制(即科考期间考官与外界隔离)。
  虽然片纸数语不能尽列科考的规则,但也只好打住,因为我们更为关心的是考规下举子们的“演出”。